目前,“逃废债”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顽疾,其中的重灾区就是网贷行业。仅网贷行业就有大约4000多万P2P借款人因逾期不还款已上报央行征信系统。上央行征信系统,会对老赖们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,但还远远解决不了“逃废债”的顽疾。
要解决“逃废债”的顽疾,既需要法治社会的大环境,也需要从借前审核,信用评估,正常催收、司法仲裁、法律诉讼等等整个产业链加以规范。并且,从法律上要加大对恶意逃废债的打击力度。
目前,全国上下都在宣传和学习《民法典》。《民法典》对于规范公司、机构和个人的行为,建设诚信社会和法制中国意义重大。
首先,就是要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的力度,树立起以诚实守信为荣,以违约赖账为耻的社会大环境。一句“凭本事借的钱,为什么要还?”让不少老赖们奉为名言,也成为了他们赖账的理由。这也让我们看到他们的道德水准已经滑坡到何等程度。
同时,这也让我们认识到,环境造就人。规范法制的社会环境能够让坏人变成好人;而对违规者的姑息纵容,惩戒不力,也会使好人变成坏人。
欠债还钱,自古就是天经地义的事。在法制建设日益完善的今天更是如此。
解决“逃废债”的顽疾,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,从宣传教育、征信、仲裁到法律法规的完善,以及执行的力度等等。这样才能形成法制生态的大环境,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老赖生存的土壤。